《党旗在心中》为“我心中的思政课——大学生微电影创作比赛”参赛作品,由单王浩、顾庆玲、林春全、明迅、王奕博同学制作,郭庆、李菀老师指导。该师生团队以《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关于正确的人生观、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等内容为依据,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形成了本部微电影,展现了青年学子与党的精神联系。

本部微电影以“党旗在心中”为主题,生动再现了青年学子在大别山的红色之旅。影片以“启程—抵达—感悟—融心—返程”为叙事脉络,讲述了以同学E为代表的青年学子,如何从“形式化参与”逐渐转变为“精神共鸣”,诠释了新时代青年与党的精神血脉相连的深刻内涵。此次大别山之行,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旅程,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让红色精神深深扎根于青年学子心中。

指导老师李菀评价道,剧本核心立意明确,实践轨迹完整,行程规划和拍摄难度合理,五幕内容完整展现了主角团的情感变化。但她也指出,剧情过于流畅,缺乏冲突和情绪波动,每一幕的节奏需要调整,避免同质化,同时同学们的对话要“去口号化”,更贴近真实表达。不过,影片最终呈现效果良好,故事详略得当,在人物重要变化时采用画外音结合红旗飘扬的形式,颇具新意。
作品负责人表示,在创作剧本时,并未追求宏大的场景,而是聚焦于几个学生在行程中情感的微妙变化,以“责任”与“成长”为思路,通过质朴有力的叙事展现“党旗在心中”的主题。这部微电影的价值在于以小见大,让观众看到红色教育如何真正走进青年心里,以情动人,让人们相信当年轻一代理解了“为什么出发”,就会自然而然地扛起“向何处去”的责任。
作为一部扎根思政教育、贴近青年成长的微电影,《党旗在心中》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呼应了时代对红色基因传承的呼唤,为青年思政教育提供了生动范本。它用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信仰的种子需在浸润中生根,红色的血脉要在共鸣中延续,激励着更多青年在回望历史中坚定方向,让党旗始终飘扬在心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