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晴川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武汉晴川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一、学院基本情况

2022年6月,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学院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指导思想,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高等数学教研室、体育教研室、物理教研室共4个教研室组成,主要承担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等数学、大学体育、大学物理等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有教职工42人,其中专职教师39名,正高4人,占比10%,副高6人,占比15%,硕士38人,占比97%,博士或博士在读4人,占比10%。李春德兼任院长,俞霜副教授担任院长助理兼党总支副书记,桂珊博士、彭春晓讲师黄埔讲师、张勇副教授分别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等数学、体育、物理教研室主任。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执行效果好,并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专题会议,分析教学形势,研究解决教学问题。

学院成立以来,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秉持立德树人目标,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原则,在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教研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学院特色亮点

(一)一个政治站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马言马”“在马信马”,坚守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一个金课——积极打造“晴朗中国”思政金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主任桂姗老师与团队成员通力合作,以图、文、声等多种形式,打造了一堂颇具晴川特色的思政“金课”——《晴朗中国》,揭开了学校课程思政风向标的序幕。

(三)一个文集——出版同向融合课程思政成果集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由学院牵头在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本《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融合研究》教改成果文集,为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提供有力的支撑。

(四)一个课堂——创新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改革

探索实施“案例分析”“讨论式”教学方法,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作为“同课异构 协同共研”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联盟会员单位,积极分享交流经验,引导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五)一个宣讲——深入师生、基层宣讲党的创新理论

学院11位思政教师受聘为湖北省委和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与8个学院结对,在师生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等宣讲活动30余场。

三、学院发展总体思路

学院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时代自觉,守正创新,科学决策,民主建院,团结奋进。总体发展思路是:以提升师资数量和质量为抓手,以强化教学效果为中心,以夯实科研基础为推手,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省内民办高校有较大影响的学院。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书育人,为实现学院高质量的发展不懈努力!


院长简介:

刘启春,男,中共党史党建博士,教授,中共党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湖北省廉政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高校党建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湖北省党史学会会员,湖北省党建学会会员,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主持《党内竞争性选举研究》等国家、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出版《转型时期党的执政方式创新研究》《历史的选择:中共早期领导人纪实》等专著、合著6本;在《光明日报》《科学社会主义》《党的文献》《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建设马克思主义大党强党:逻辑,历程与启示》等4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全文转载,多篇文章被人民网、求是理论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光明网等全文转载。多次被聘为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成员,在省内各单位宣讲党的历史、党的建设、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专题。


金牌教授简介:




2.夏建国教授,哲学博士,中共党员。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迄今在《光明日报·理论周刊》《江汉论坛》《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州学刊》《武汉大学学报》《湖北大学学报》《社会主义研究》《贵州社会科学》《湖北日报·理论版》等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独撰、参著《实践规范论》等多部学术著作,参编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多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和武汉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等共6项;其主持(课部教师全体参加)的2017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应用技术型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创新模式研究”,是全省同类高校仅有的两项之一;参加国家重大招标科研课题多项,主持横向科研课题3项。


3.许珞华,中共党员,经济学硕士,武汉大学教授。现任武汉晴川学院教授。1982年开始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后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教学。主要承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任务。

迄今在《社会主义研究》《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发展论坛》《经济日报》理论版、《学习与实践》等期刊报刊发表论文数10篇。独撰、参编《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导读》(副主编)、《高等学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入学大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论武汉21世纪对外开放》等数部著作。主持2017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应用技术型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创新模式研究”子课题。


4.蒋跃,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SPIE会士。被军委授予“全军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全军育才奖金奖”、 “优秀科技工作者”、“学校优秀教师”获得者。编写著作和教材8部;主持和参加过国家863、973(激光陀螺等杀手锏武器)等科研项目8项,其中一项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发表高质量学术、技术、教研论文68篇,其中18篇被国际权威检索刊物SCI、EI、SA、CA收录。 


5.吴珍权,男,副教授。1982年元月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数学师资班,同年任教于湖北蒲圻纺织总厂职工大学。1992年10月转至武汉大学(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任教,主要从事大学数学基础课教学。2017年8月返聘武汉大学珞珈学院,主要承担工科的《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


undefined

6.俞霜,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理学硕士,中共党员。武汉晴川学院专任教师,主要教授课程为:《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

在武汉晴川学院工作以来,主持省级科研项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企业人资中的成本控制研究》;主持校级教研项线目《我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线上+下”混合式教学研究模式的探究与实践》,主持完成《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参与校级项目3项;主编《高等数学》教材1部;发表科研教研论文10余篇。

2016年获得武汉晴川学院第四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 2021年被评为“优秀党员”;2021年被评为武汉晴川学院“骨干教师”。


7.张勇,男,副教授,中共党员,武汉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013年8月就职于武汉晴川学院,现任武汉晴川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物理教研室主任。

从事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和研究10年,成果如下。2014年10月获武汉大学珞珈学院第三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19年获武汉晴川学院教案评比一等奖;2022年5月获湖北省第八届青年教师大学物理实验讲课竞赛一等奖。2017年和2020年先后获武汉晴川学院“优秀教师”称号;2019年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6-2017第二学期、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和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的《大学物理》课堂被评为武汉晴川学院优质课堂。出版了学术著作1部;组织编写《大学物理实验》讲义1本;主持教研项目2项;在《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物理通报》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武汉晴川学院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对其进行了多次采访报道。


8.杨毅,男,副教授,中共党员,华中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7年8月就职于武汉晴川学院,现任武汉晴川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从事大学体育教学和研究14年,成果如下:2021年获武汉晴川学院“优秀教师”称号;2019年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大学体育》课堂被评为武汉晴川学院优质课堂;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教材3本;主持参与教研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


9.杨薇,女,民盟盟员,副教授,毕业于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化史专业,国家级普通话测评员,湖北省普通话骨干测评员。主要承担《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任务。主编及参编《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商务主持与婚礼主持实用教程》等多本教材,参与撰写《潍坊汉画像石》、《汉语言美学欣赏与文学写作创新》等著作,并发表多篇应用文写作相关论文。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大赛,并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


10.胡学瑞,女,副教授,中共党员,成都理工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9年8月就职于武汉晴川学院,现任武汉晴川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数教研室专职教师。

从事大学数学类课程教学十余载,曾获校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主持并完成校级教研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主持并完成武汉市教育局教研项目《市属高校《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研究》,参与多项省级、市级、校级教研、科研项目;主编2本教材,参编多本教材;公开发表论文3篇。




版权所有 © 2007-2020 武汉晴川学院 鄂ICP备10004916号